老湾:和环球时报说社会管理的真问题
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,准确地说,没有一个良性发育的社会。在没有被关进笼子里的权力面前,社会是残缺不全的,也是无力的。从这个意义上看,中国社会管理的真问题是限制权力以培育良性发展的社会。中国社会管理的真问题,根本就不是如作者所说的“矫枉过正”,而是放开和培育社会做得远远不够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环球时报7月26日王小东文《中国社会不是管得太严而是太松》,不仅遮蔽了中国社会管理的真问题,还在为权力收紧社会管理张目。值得警惕。
王文将最近发生的北京马连道家乐福杀人案、禁养大型犬的管理失控和学术界的抄袭等现象混在一起,得出的结论是“我们的社会管理就是太松了”,紧接着说“这是有历史原因的。”
这位“北京知名学者”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原因呢?作者在承认“在中国的当代史上,确实有过很长一段时间,政治控制、社会管理都过于严苛”之后,又肯定了“改革开放以后,中国政治和社会环境的自由度大大增加,这无疑是中国一个相当重要的进步。”
如果王文从这里开始探讨中国社会管理的真问题,则是读者们期待的,可惜不是。“然而,由于人们对过去的严苛管理极度反感,社会心理出现矫枉过正。社会舆论过于轻易地、一边倒地同情那些违规者,哪怕他们是罪犯。甚至还有人把杀死多人的罪大恶极之徒奉为‘大侠’、‘英雄’,一波波地造势支持他们,美化他们。而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人们,则苛责、嘲笑,甚至辱骂,甚至在他们因公殉职的时候百般侮辱。”原来王文是想说,社会心理对曾经的严苛管理“矫枉过正”了,这就是导致中国目前社会管理“太松”的“历史原因”。
因此,得出下面的结论就自然而然了,“矫枉过正一段时间我们可以理解,但是,矫枉过正到一定程度,就该往另一个方向改变了”。只是不清楚这里所说的“我们”是谁?我估计是可以代表环球时报们的。至于“往另一个方向改变”的意思,就是要让权力收紧社会管理了。
众所周知,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,准确地说,没有一个良性发育的社会。在没有被关进笼子里的权力面前,社会是残缺不全的,也是无力的。从这个意义上看,中国社会管理的真问题是限制权力以培育良性发展的社会。换句话说,中国社会管理的真问题,根本就不是如作者所说的“矫枉过正”,而是放开和培育社会做得远远不够。也正是基于此,广东等地才有放开社会管理改革的一系列尝试。背后的历史原因则是,中国自1840年以来的社会转型就一直没有完成。各方所期待的社会管理改革,还没有真正开始。
回看王文所列举的一系列社会管理中的乱相,背后原因是复杂的。根本原因有两个,一是权力,二是利益。对于权力而言,有利益的就管起来,以从中捞取利益,没利益的就放任自流,谁也不愿意去干吃力不讨好的事。要改变这一状况,需要做的就只能是两件事,一是完善基于宪法的政治治理(即宪政),将权力关进笼子里;二是启动社会改革,同样只能是依靠法律,而非像王文所主张的那样“往另一个方向改变”。以马连道家乐福杀人案为例,如果嫌疑人真如官方所说是精神病患者,社会管理的方向就不该是菜刀实名制,更不该是案发后家乐福的菜刀下架,而是应该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管理——这对官员们来说可能没多少油水。
最后应当指出,王文所说的“往另一个方向改变”实际上是可怕的,它不仅遮蔽了社会管理的真问题,还因此将社会管理导入一个完全错误的方向,为灭杀启动中的社会管理改革提供舆论支持,更说明在某些人的观念中,权力对社会管控的尺度应该就是收放自如的。
2013年7月26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