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使是特社宪政,也不能一下全面铺开。这里还真牵涉到一个国民素质的问题。反手大帝说过:“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,就等于没有灵魂”。60多年的洗脑费或愚民钱没有白花。大多数大陆人已经成为没有灵魂的人,有的人有灵魂,也是被扭曲的灵魂。陈行之先生认为大批民众的觉悟,还停留在鲁迅先生笔下用人血馒头治痨病的时代,不是没有一定道理的。哪怕是在那些有灵魂的宪政派公知里面,灵魂的层次也还有很大的差异。据说又分成了什么泛宪派和社宪派,而且两派还真刀实枪地打了起来。从感情上讲,我们是向泛宪派倾斜的,因为他们看得更远,来得更真;但从理智上来说,我们只得支持社宪派。因为还是那位反手大帝说过:“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”。这话不是真理。正确的说法应该是“主义和信仰是党的生命”。政策和策略只不过是实现主义和信仰的手段或方法。在我们的主义已经确定之后,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。在反宪派气焰嚣张之时,所有的宪政派应该团结起来,以“张宪政”为核心。在马英九没有回大陆之前,所有的重大行动,应该唯“张首”是瞻。首先是因为他在其位,是宪法学会的副会长,离天不远;再者他是宪法专家,业务过硬;还有他是从自然科学改道社会科学的,逻辑推理比文科生严密。最后他不是党员,既非人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信徒,也非三民主义的“凡痴”(FANS),可能是天生的自由主义者,相对来说会客观公正。他起草的《改革共识倡议书》,就是人性和党性的中和物。可能没有海外那份《公民宪政共识》完美,但其可行性却要比后者大得多。不完美的成功强似完美的失败,如同再糟糕的民主好过最优秀的专制一样。(浙大) |